【LEGO模型清明上河圖 挑戰破健力士世界紀錄】
全球最大《清明上河圖》LEGO®立體情景模型公眾預展
日期:2024年7月26日起 至 8月25日(無需預約)
時間:上午9時至下午7時(星期一至五); 上午9時至下午1時(星期六)
地點:中環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地下大堂
LEGO迷注意!因為今年夏天中銀香港年輕品牌「理財TrendyToo」,找來本地唯一樂高專業認證大師 洪子健 (Andy),挑戰破健力士世界紀錄,用200萬顆粒LEGO拼砌全球最大LEGO立體情景模型《清明上河圖》!而且還找來炎明熹(Gigi)、劉沛蘅(Hillary)及樂隊ROVER擔任活動大使,如果你都想參與成一份子?即睇參與方法!
砌足5個月預計10月前完成
《清明上河圖》由宋代畫家張擇端繪製,細緻地描繪了北宋時代汴京的郊外春景、汴河水景以及城市街景,構圖精細。構圖採用鳥瞰式全景法,首段描繪市郊景色;中段以「虹橋」為中心,描繪汴河及岸上風光;後段描繪市區繁華街道。據專家估算,畫中共有814個人物、28艘船、60隻動物、30座建築、20輛車輛、8輛轎子和170棵樹,以連續場景展示了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方式,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,加上獨特而寫實的表現手法,使畫作成為經典作品。
為了以創新方式重現《清明上河圖》,是次破紀錄LEGO立體情景模型長26米、闊1.78米,最少需要動用200萬顆LEGO顆粒 建構而成,中銀香港及Andy早於年初開始籌備,5月開始拼砌,目標於10月前完成。以往曾用LEGO顆粒組裝過紫禁城三大殿、年初一公雞巡遊花車等的Andy,曾於2017年打破「全球最大LEGO模型船」的健力士世界紀錄稱號,大師級手藝早已獲世界認可!他說:「今次用LEGO顆粒砌《清明上河圖》極具挑戰,由於手卷展示了宋代不同階層的日常生活,繪畫細緻,所以組件極多,需要的心力自然更多,團隊也要高度集中去完成這項大挑戰!」
你都可以成為一份子 共同破健力士世界紀錄
『理財TrendyToo』客戶由即日起至7月14日,只需透過中銀香港手機銀行/BoC Pay『轉賬/轉數快』功能,轉賬最少港幣1元予第三方賬戶一次,並於『給收件人的訊息』欄位輸入『LEGO22』,即可登記參加推廣活動。成功登記後再完成指定理財任務*,即有機會參與挑戰拼砌全球最大LEGO立體情景模型,齊齊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! 」
贏雙人來回亞洲LEGOLAND入場門券連機票
「理財TrendyToo」客戶由即日起至7月14日,透過中銀香港手機銀行/BoC Pay「轉賬/轉數快」功能,轉賬最少港幣1元予第三方賬戶一次,並於「給收款人的訊息」欄位輸入「LEGO22」,即可登記參加推廣活動。成功登記後再完成指定理財任務*的客戶,有機會參與由本地唯一樂高專業認證大師(LEGO Certified Professional)洪子健主理,將傳世名畫《清明上河圖》拼砌為全球最大LEGO立體情景模型的計劃,打破健力士「全球最大LEGO立體情景模型」世界紀錄,名額先到先得。同時有機會贏取價值港幣15,000元的旅遊禮品卡,換取雙人亞洲LEGOLAND入場門券連來回機票,名額共4名。
《清明上河圖》細緻描繪北宋時代汴京郊外春景、水景及街景,構圖精細,有機構計劃最少動用200萬顆LEGO顆粒 ,拼砌全球最大LEGO立體情景模型《清明上河圖》,模型長26米、闊1.78米,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。本年5月巳開始拼砌,目標於10月前完成。
負責籌備LEGO版《清明上河圖》的樂高®專業認證大師 洪子健 表示,《清明上河圖》是歷史上很具代表性的畫作並記錄了中國繁盛的一面,故他有個宏願,望利用LEGO將畫中的內容,以一個開心、有創意、年輕活力的角度演繹出來。
被問及製作模樣的困難程度,他稱難度挑戰很大,需要很多歷史資料來重現《清明上河圖》的情景,而該圖是2D單色畫作且只有正面畫面,故要將其轉成3D彩色模型有一定難度,如在顏色上的採用、LEGO零件上的限制等,而畫中留白的部分亦需要自己的創意和歷史資料來呈現。現時展出的模型為完整版的15%,長4米,用了2個月打造,並預計3個月後會完成整個長26米、闊1.78米,動用200萬顆LEGO顆粒建構而成的完成品。
模型由7月26日起至8月25日於中銀大廈地下大堂展出。中銀香港望召集過千位年輕客戶,與 洪子健 將《清明上河圖》拼砌為全球最大的LEGO立體情景模型,呈現北宋時期的城市街景,冀挑戰健力士世界紀錄。
此外,考古學專家李俊彤博士(Konstance)獲邀合作舉辦《清明上河圖》公眾導賞團,讓市民欣賞之餘,進一步認識及了解兩宋時代的繁華景象及人民生活。每場時間約15分鐘,以廣東話進行。名額每場15個,先到先得。有興趣參加的市民,只需以Inbox 形式發送訊息至「TrendyTogether22」Instagram 賬號(@trendytogether22),並註明「我想參加公眾導賞團」及報名場次。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![]() |
Photo by Chan Pak Cheong |
來源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